Lv
所在地:[切换城市]
享资讯 分享台 享友圈 享友课堂 下载APP

登录后可以保存您的浏览喜好、评论、收藏,并与APP同步

新热点
“人间四季 花开伊犁”2025伊犁州春季旅游推介会在深圳绽放

“人间四季 花开伊犁”2025伊犁州春季旅游推介会在深圳绽放

古风诗六首

古风诗六首

河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30周年书画展在石家庄市博物馆开幕

河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30周年书画展在石家庄市博物馆开幕

评论0 转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浙江省嵊州市:深化工程渣土综合治理 以务实作风破解城市发展难题

正能量     2025-06-30    
来源: 搜狐

浙江省嵊州市聚焦工程渣土处置这一城市发展痛点,以“作风攻坚”破题,以“问题导向”发力,通过深化专项整治、强化协同监管、创新资源利用,推动工程渣土从“城市负担”向“生态资源”转变,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干部担当守护绿色发展底线实现重点项目建设保障与农田提质增效的双赢目标。

一、深调研强统筹,以作风攻坚破解处置难题

工程渣土处置涉及城市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多领域,嵊州市坚持将八项规定精神贯穿问题解决全过程,以“一线调研”摸清症结,以“靶向施策”精准发力。2023年开始,市综合执法局牵头成立专项调研组,深入“合利成药业”“纽康生物”等重点项目工地,走访施工方、运输企业及周边群众,梳理出渣土消纳难、运输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等12项突出问题。调研中,干部们坚持实地踏勘渣土堆放点位,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收集意见建议43条,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以调研成果为指引,嵊州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作为突破口,建立“项目出土-分类处置-定向供应”闭环体系。通过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提前介入重点项目渣土处置需求,主动对接施工方,精准匹配农田项目需土点位。例如,在剡湖街道大璋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调研组现场确认土质适配性后,完成8万立方米优质渣土定向调配,既保障企业建设进度,又节省农田项目运输成本。

二、严监管促协同,以制度创新筑牢治理根基

嵊州市坚持“严”的基调,将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压实责任,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报中,市综合执法局联合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建立“三项机制”:一是项目预审机制,提前摸排8个高标准农田项目的需土点位、土质要求和施工时序;二是智慧监管机制,依托绍兴市工程渣土监管平台实施全流程电子化跟踪,实现渣土来源、运输、施用“一屏统管”;三是质量追溯机制,建立渣土处置全过程档案,确保责任可溯、问题可查。通过严监管、强协同,压实部门责任,遇到问题不退缩,嵊州市实现了渣土处置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的转变。

三、精利用促转型,以资源循环赋能绿色发展

嵊州市将八项规定精神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以“资源化利用”为核心,推动工程渣土从“低效处置”向“高效利用”跃升。市综合执法局制定《工程渣土分级利用标准》,将渣土划分为优质土、一般回填土、废弃土三类,分别用于高标准农田表层覆土、地基平整及复绿复耕,实现精准化利用。2024年至今,全市累计调配优质工程渣土超23万立方米至农田项目,助力剡湖街道、甘霖镇4个乡镇完成“小田并大田”改造1600余亩,多个乡镇绿色农田省级试点项目通过优质渣土回填成功蜕变。这一创新实践不仅解决了渣土处置难题,更以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四、长效化可持续,以机制创新巩固治理成果

嵊州市坚持“标本兼治”原则,通过政务公开平台实时公示渣土处置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利用全过程数字化监管,覆盖全市输企业24家,运输车辆366辆,做到实时监控;同时通过深化改革,将审批时限由7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目前,嵊州市已形成“项目出土-分类处置-定向供应-质量监管”闭环体系,实现城市建设项目与农田提质工程协同发展。

通过“临时消纳+定向调配”这一长久方案2024年至今,嵊州市已消纳渣土130余万吨,实际创收1300余万元,融资11亿元相关做法入选省综合执法指导办揭榜挂帅项目、县乡法治政府最佳实践、410专班典型案例。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干部作风的持续转变,得益于问题导向的精准施策,更得益于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郭月瑶

1751248240927.png 

(特别声明:享友资讯是信息发布平台,享友资讯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享友资讯。 联系邮箱:xiangyouzixun@126.com )

收藏
31
浏览量
举报

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